骨面积测量可更好的评价骨关节炎病情进展

2015-03-16 19:33 来源:丁香园 作者:zhouyong
字体大小
- | +

骨关节炎(OA)往往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负担——疼痛、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治疗费用的经济压力。随着老龄化的进展以及肥胖人群的增加,这个负担日益加重。

然而,OA的治疗性干预措施在近几十年都没有显著的进展。目前的结构研究试验主要集中在软骨改变上,通过放射性影像技术测量关节间隙宽度(JSW),以作为反映OA病情进展的指标。对于OA的结构改变,MRI可提供更多信息,可是却仍未应用于新的治疗方法中去。

基于此,英国曼彻斯特科技园Imorphics公司Bowes博士等进行了相关MRI技术应用的研究,认为通过主动表观模型(AAM)可以精确量化骨面积,从而作为评估OA及其病情进展的指标,该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ARD上。

研究者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骨关节炎计划(OAI)数据库中选取研究对象,共纳入1312例膝OA患者,885例非OA对照,使用AAM对所有膝关节骨进行自动分割,并计算骨面积。对其中一个352位研究对象的小组进行观察指标灵敏度的对比,比较两年时骨面积改变与JSW、MRI软骨厚度这三个指标反映OA病情进展的敏感度。

结果显示,与非OA患者相比,所有OA患者的膝关节隔室骨面积均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第4年时,股骨内侧面积与基线时间的百分比,OA患者是1.87 ,非OA患者则仅为0.43。

对于反应OA及其病情进展,骨面积改变比软骨厚度及JSW更敏感。股骨内侧两年SRM骨面积是0.83,而对应地,最能反应膝骨关节炎病情变化的内侧股胫骨软骨厚度(cMFTC)则是0.38,JSW为0.35。OA患者在第2年时,即有近一半的膝关节可观察到骨面积的变化。体重指数、性别和位置对骨面积改变率只有微小的影响。

Bowes博士等认为,骨面积的改变可以区分OA患者与非OA患者;此外,对于评估OA进程,骨面积的改变比现有和即将出台的指标(仅与骨三维评价指标相比)都更加灵敏。OA的骨形状变化为OA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视窗,并可为临床试验提供新的焦点。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rheum20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