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日报》(2012年1月26日):女性艾滋病毒携带者在怀孕期间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能够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但该药物虽然能够防止艾滋病毒的母婴传播,却可能会导致婴儿的出生缺陷,如唇腭裂等。一个新的研究探索了抗逆转录病毒与唇腭裂之间的任何可能的相关性。
内容发表在1月期的《裂腭与颅面杂志》上,该研究分析了来自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AERS)5年来的数据。该公开提供的数据库提供了一个药物警戒资源。通过使用“报告的优势比”,发现了一个药物和先天缺陷相关的潜在可能。
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后,艾滋病毒母婴传播的风险已从15~25%下降到1%以下。这一成功取得了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标准护理,但为了怀孕,没有任何药物被认为是安全的(A类)。对后代的潜在风险,必须继续探讨。
在这项研究中,发现26个唇腭裂事件与7种抗病毒药物相关。这些药物包括efavirenz、lamivudine、 nelfinavir、硫酸abacavir、硫酸sulfate、硫酸laminudine和硫酸zidovudine。虽然这项药物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比高的报告,不过并不代表确定的因果关系,但应警惕其间的可能性。
唇腭裂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先天性畸形。遗传和环境因素已被证明起到作用。同时营养不良,包括过量的维生素和缺乏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也促进其发展。尚需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抗逆转录病毒与唇腭裂直接是否有所相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