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z得分,累积类固醇剂量,确诊时青春期状态可作为预测指标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有许多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前的研究表明儿科系统性红斑狼疮(pSLE)病人会出现骨矿物密度(BMD)下降,但并没有研究BMD的纵向过程的报道。针对这种情况,为确定pSLE病人的平均腰椎(LS)BMD轨迹及其预测指标,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风湿科的Lily Siok Hoon Lim等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2年3月22日的《风湿性疾病年鉴》(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杂志上。作者发现联合应用确诊时青春期状态,区间累积类固醇剂量和体重z-得分可以预测LS BMD。
该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纵向队列研究。作者按照国际密度检测协会(ISCD)的推荐定义低LS BMD为z得分≤−2.0。考虑到高于低LS BMD的cutoff值的1个SD以内的病人也具有骨健康不良的风险,作者将−2.0 <z得分≤−1.0定义为低-正常LS BMD。68名被诊断为pSLE的病人被随访3年,每年进行一次双能X线吸收检测,并收集相关基线和纵向临床特征资料(包括疾病活动性,治疗和骨生理性标志)以及评估BMD纵向变化。并应用Hierarchical线性模型为LS BMD轨迹建模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女性占了绝大多数(84%),确诊时的中位数年龄为13.1岁。随着时间推移,病人的z得分逐年降低(3次DEXA分别为-0.42,-1.02,-1.11)。开始时9%病人有低BMD,三年后这个比例增加到19%。在BMD分类中,从第一次DEXA到第三次DEXA有35%病人出现了恶化现象。诊断时的青春期状态,升高的区间累积类固醇暴露和下降的体重z-得分可以预测升高的BMD轨迹恶化率。
研究结果表明,进入青春期,区间类固醇暴露和体重z-得分可以预测随后的LS BMD。一旦这些预后预测指标在将来被能其他研究所证实,就可以利用其将高危人群筛选出来进行提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