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M水平高和基线mSASSS积分高的AS患者放射学进展的风险最高
强直性脊柱炎(AS)的瓜氨酸蛋白抗体水平低或者缺乏,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血清阴性的风湿病。针对这一情况,来自丹麦赫尔雷夫北欧生物科学风湿免疫科的Anne C. Bay-Jensen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评价瓜氨酸和波形蛋白的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片段(VICM)是否是预测AS预后的生物标记。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4月的《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ISM)杂志上,作者发现,血清VICM对AS有预测价值。同时,瓜氨酸可能与AS的病理机制相关。
研究对象包括:健康对照(n=35),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n=47)和AS患者(n=201)。研究者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进行VICM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了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最佳界限。118位AS患者分别在基线和2年时接受脊柱X光检查,并依据修改后的斯托克脊柱得分(mSASSS)评分。研究者采用Spearman rho相关性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和C-反应蛋白水平)、疾病严重度(mSASSS)关系进行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对VICM与2年放射学进展的独立相关性进行分析,定义为mSASSS的变化>0,或者新韧带骨赘受累。
研究结果如下,RA患者和AS患者中VICM降解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VICM水平最高的AS患者的疾病负担最高,mSASSS积分和BASDAI积分最高。VICM水平与2年的放射学进展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β=0.69)。VICM水平高和基线mSASSS积分高的AS患者放射学进展的风险最高(mSASSS的变化的风险比是13,新韧带骨赘受累及的风险比是32),67%的患者出现放射学进展。
此次的研究发现,血清VICM对AS预后有预测价值。同时,瓜氨酸可能与AS的病理机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