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收缩压差和科钦风险预测评分在第五个五分位数间距之间可预测肺高压
系统性硬化(SSc)是一个多系统受累的疾病,肺高压(PH)可影响其自然病程及预后。有研究证实未提示的SSc患者的运动后肺动脉收缩压是异常增高的。为了证实运动负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检测的运动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增高是否能预测PH,有无其他可预测PH的指标,来自意大利的Carlomaurizio等做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9月份的《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ISM)杂志上。该研究发现,运动后肺动脉收缩压≥48mmHg以及运动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差大于18mmHg的SSc患者并发PH的机率增加。
该研究共纳入170位SSc患者,运用基底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成像等技术检测患者在休息及运动后状态下的肺动脉收缩压,并于实验前及以后每年对雷诺现象、皮肤硬化情况、自身抗体及胃肠道、肺脏、心脏等内脏受累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对怀疑有PH的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科钦风险预测评分。
结果显示,3.5%的患者出现PH。与无PH依据的患者相比,出现PH的患者其科钦风险预测评分更高(P<0.05),运动前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差异更大(P < 0.001),即使在排除心排量的影响下结论依然成立。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后发现,肺动脉收缩压差和科钦风险预测评分在第五个五分位数间距之间对预测PH有重要意义。运动后肺动脉收缩压≥48mmHg以及运动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差大于18mmHg的患者出现PH的风险增加,后者的敏感性是50%,特异性是90%。
运动负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用以检测SSc患者运动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预测PH的一个检测手段。与其他临床表现相比,运动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差的增高可作为预测PH的独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