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镜检可以预测系统性硬化症器官损害

2012-12-05 02:19 来源:丁香园 作者:02050002
字体大小
- | +

NVC基线评估越严重,未来严重外周血管损害的发病率越高

系统性硬化(SSc)是一种少见的累及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病,其特征是小血管损害、皮肤和内脏纤维化和特异性免疫异常。2000年开始, Cutolo等利用甲襞视频毛细血管技术(NVC)评估渐进性微血管病变,通过模型识别将SSc病人进行了硬皮病模型分类(早期、活动性和晚期)。毛细血管镜检查术作为SS一个侯选的生物学指标,可以用于早期诊断SSc。如果其能再让临床研究人员知道病人将来发生的疾病情况和临床并发症就更好了。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医院风湿病科的Smith V等研究人员这项研究的结果在线发表于2012年3月8日的《风湿病年鉴》(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s)上。作者发现,毛细血管镜检查术可以推断SSc病人的未来严重外周血管和肺部损害。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队列临床研究。作者对符合LeRoy和Medsger诊断标准的66名SSc病人进行NVC评估,了解其基线情况。根据视频毛细血管镜图像将其分为正常、早期、活动和晚期NVC。在随访18-24个月后,根据Medsger疾病严重评分表(DSS),对病人进行临床评估,、包括、常规,外周血管,皮肤,关节,肌肉,胃肠道,肺,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系统。严重临床损害是指DSS中每个器官评价处于2-4级。

研究发现,NVC模型与未来18-24月时的严重的外周血管和肺损伤显著相关。OR在整个模型中稳步上升。基于单一/多重logistic回归,与正常NVC模型相比,未来严重外周疾病的OR值分别为,早期NVC硬皮病模型:2.49/2.52(95%可信区间(95% CI) (1.33,5.43),p=0.003/(1.11,7.07),p=0.026);活动性NVC硬皮病模型:6.18/6.37 和晚期NVC硬皮病模型:15.35/16.07。基于单一/多重回归,未来严重肺损害的OR值分别为,早期NVC模型2.54/2.33 (95% CI (1.40 ,5.22),p=0.001/(1.13,5.52),p=0.021),活动性NVC模型6.43/5.44和晚期NVC模型16.30/12.68。

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恶化硬皮病模型,基线NVC类型与未来严重外周血管和肺部损害存在几率很大的相关性。作为一个生物标志,毛细血管镜检可能具有预测作用。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liuchengche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