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艳艳整理自台湾长庚医院余光辉教授在第六届全国疑难重症风湿病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痛风的流行病学
是全世界性疾病,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大幅增加,例如英国 1990~1997 年发病率为 1.52%,1997~2012 年发病率增至 2.49%。痛风近些年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一项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在 1990~1993 年痛风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47.8 岁,其中发病年龄小于 40 岁的占 36%,而 1993~2000 年痛风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41.6 岁,其中发病年龄小于 40 岁的占 53%。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病因
高嘌呤饮食过量(约占 10%)、肾脏的肾小管无法排出尿酸(约占 90%)。痛风患者规律使用降尿酸药治疗效果非常好,降尿酸药物的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0 mg/dl(即 360μmol/L)。各国指南均有关于痛风的诊疗规范,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可给予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及长期降尿酸药物治疗。
痛风是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痛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是血尿酸值正常者的 2 倍,痛风患者整体死亡风险也比尿酸值正常者高出约 50%,即使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合并出现代谢症候群的风险是血尿酸值正常者的 3~5 倍。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急性痛风期主要是消炎、止痛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秋水仙碱及类固醇激素。慢性痛风期主要是降尿酸治疗,包括使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及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苯磺唑酮、雷西纳德)。
别嘌醇的药品不良反应
主要为皮肤药物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提到别嘌醇可导致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忪解症、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严重可导致死亡,建议一旦出现皮疹,应立即停用,及时就诊。别嘌醇引起的严重过敏与 HLA-B*5801 有关,因此各国指南推荐使用别嘌醇前进行 HLA-B*5801 基因检测以防止严重药物过敏,且能获得较好的成本效益。
整理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刘艳艳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