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痛不欲生」到「重获新生」,如何破解难治性痛风患者的治疗困境

2025-11-20 16:57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的风湿免疫科诊室里,73 岁的谢先生紧皱眉头,声音有些颤抖者向张瑾主任描述:「风一吹,关节就像被刀割一样,整晚都疼得睡不着。」这句话,他已对医生说了无数次。过去十年,谢先生一直被痛风折磨,却未曾正规治疗,每次发作就靠止痛药缓解。半年前,因高血压和脑梗塞住院,检查发现肾功能不全,医生告诉他,常用的止痛药不能再吃了,那些药会进一步损害他的肾脏。自此以后,他只能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然而,这并未有效控制病情,近半年来他因痛风反复发作住院 4 次,每一次痛风急性发作,都让他陷入「痛不欲生、药不敢用」的治疗困境。

谢先生的情况并非个例。据统计,全国有近 1800 万像他一样的痛风患者,常年忍受关节红肿、钻心剧痛,夜不能寐。许多痛风患者因未早期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

一、痛风早期规范治疗:为何如此重要!

痛风如果不及时规范治疗,会从偶尔发作的关节红肿热痛,逐渐发展为长期疼痛、关节变形,甚至影响肾脏,引发更多健康问题。数据显示,痛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明显增加,糖尿病风险也有所上升。对于痛风反复发作的患者,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更是大大增加。

然而,许多患者像谢老一样,仅在疼痛时服用止痛药,忽视了长期管理,最终陷入「发作-止痛-再发作-再用药」的恶性循环,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更因长期药物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而陷入治疗困境。

二、痛风急性期抗炎治疗的药物选择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时期的治疗,传统药物主要以下三类,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秋水仙碱:虽然能有效控制急性炎症,但腹泻等胃肠道副作用常见,肾功能不全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则会更大。

非甾体抗炎药:虽然是急性期的常用药,但胃肠道和肾脏不良反应较多,禁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

糖皮质激素:在其他药物无效或不能用时可以选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血压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然而,像谢老这样的患者,由于肾功能不全,传统止痛药物大多不能使用,而频繁的疼痛发作又急需控制,治疗选择非常有限。这时,新型抗炎药物为这类患者带来了希望。

根据相关诊疗指南建议,传统抗炎治疗无效、不耐受或有禁忌的痛风发作患者,有条件的推荐使用 IL-1 抑制剂。伏欣奇拜单抗作为一种新型抗炎治疗药物,皮下注射,可迅速缓解剧痛,并且能够降低复发风险。对于不适合传统治疗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安全有效。

三、抗炎治疗不能替代降尿酸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选择何种抗炎方案,都不能替代降尿酸治疗在痛风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痛风治疗必须「双管齐下」,既要控制发作时的疼痛,也要降低尿酸以预防复发。  只有将血尿酸水平长期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痛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在张瑾主任的建议下,谢先生接受了新型药物治疗。「打完一次,第二天痛感就开始减轻了,而且没有出现之前那些肠胃道反应及肾功能的加重。」如今的谢先生已告别长期依赖消炎止痛药和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困扰,并开始接受长期正规的降尿酸治疗,肾功能也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结语

痛风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急性期抗炎治疗和长期降尿酸治疗缺一不可。对于传统抗炎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新型药物如伏欣奇拜单抗提供了新的选择。希望通过谢老的病例,能让更多患者认识到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早日摆脱痛风的困扰,重获健康生活!


编辑: 朱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