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DA 和台湾 FDA 安全警告:警惕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

2017-11-23 16:39 来源:丁香园 作者:
字体大小
- | +

苯溴马隆是一种排尿酸药物,它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以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的。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上世纪 70 年代苯溴马隆首先在法国上市,2003 年国际上报道了该药严重肝毒性后,陆续在一些国家撤市,目前苯溴马隆在德国和日本、新加坡等一些亚洲国家使用。

我国上市的苯溴马隆主要是片剂和胶囊剂,规格为 50 mg。2004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收到苯溴马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533 例,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肝胆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等。

与此同时,2014 年台湾公布了在台湾 FDA 对苯溴马隆、别嘌醇提出安全警告后二者使用量大幅下降的数据。

1.国际上关于苯溴马隆引起严重肝毒性的部分病例报道

微信图片_20171123150417.png

2.CFDA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警惕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

图片4.png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 65 期)警惕苯溴马隆的肝损害风险
2014 年 12 月 31 日 发布

2004 年 1 月 1 日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收到苯溴马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533 例,不良反应/事件主要为胃肠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肝胆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等。

严重病例报告情况 

苯溴马隆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23 例,占该药品整体报告的 4.3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8 例次,肝细胞损害 3 例次,肾功能损害 3 例次等。

肝损害病例报告情况 

533 例报告中涉及肝损害报告 28 例(占 5.25%),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肝功能异常 14 例次、肝细胞损害 9 例次,肝酶升高 2 例次、肝炎 2 例次、谷丙转氨酶升高 2 例次、谷草转氨酶升高 1 例次、肝区疼痛 1 例次。

CFDA 相关建议 

  • 医护人员在使用苯溴马隆时,应从低剂量开始;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避免同其他具有肝毒性的药物合用,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肝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感、腹痛、腹泻、发热、尿浓染、眼球结膜黄染等,应及时就诊,必要时检查肝功能并进行相应治疗。

  • 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的宣传,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患者和医生。

配发问答

苯溴马隆是什么药品,主要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苯溴马隆是苯骈呋喃衍生物,它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以利于尿酸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的。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急性发作期。

苯溴马隆有哪些不良反应?

苯溴马隆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腹泻、胃部不适、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风团、斑疹、潮红、瘙痒等皮肤过敏症;肝功能异常及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

使用苯溴马隆时有哪些禁忌?

使用苯溴马隆的禁忌有:中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者(肾小球滤过滤低于 20 ml/min)以及患有肾结石的患者,孕妇或有妊娠可能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

使用苯溴马隆有哪些注意事项?

  • 出现持续性腹泻应停药。

  • 不能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服用,因为开始治疗阶段,随着组织中尿酸溶出,有可能加重病症。

  • 为了避免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建议在给药初期合用秋水仙碱或抗炎药。

  • 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治疗初期饮水量不得少于 1.5-2 升),以免在排泄的尿中由于尿酸过多导致尿酸结晶。定期测量尿液的酸碱度,为促进尿液碱化,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并注意酸碱平衡,病人尿液 PH 应调节在 6.2-6.8 之间。

  • 在开始治疗时有大量尿酸随尿排出,因此在此时的用药剂量要小(起始剂量)。

  • 长期用药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 应避免与其他肝损害药物同时使用。

3. 台湾FDA对苯溴马隆和别嘌醇提出安全警告后二者使用量大幅下降

图片5.png

2014年台湾公布了在台湾FDA对苯溴马隆和别嘌醇提出安全警告后二者使用量大幅下降的数据。

安全警告公布后,服用别嘌醇的患者数以-53.17/10万人口/每年的速度减少,服用苯溴马隆的患者数下降了30.12%(从2005年到2008年)。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评估安全警告对临床症状、治疗费用和患者生活质量的直接影响。

图片6.png

文章来源: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 Utilization patterns of Antihyperuricemic Agents Following Safety Announcement on Allopurinol and Benzbromarone by Taiwan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pharmacoepidemiology and drug safety 2014; 23: 309 – 313.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编辑: 李海丽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