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4.26 不明原因发热一例
患者因“左下肢酸痛伴麻木一天”于3月15日至我院血管外科住院治疗,一天后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体温最高达:39℃,不规则热,时有畏冷。抗生素治疗无效,体温不降,血象升高,后转入呼吸科治疗。通过排除一系列原因引起的发热,现已确诊。
-
2013.02.18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抗纤维化作用
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修饰是基因转录调控的关键机制之一,其紊乱不仅会导致肿瘤的发生,而且与一些慢性纤维化疾病相关。
-
-
2013.02.04 偶合还是继发:韦格纳肉芽肿合并肺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 granulomatosis)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韦格纳肉芽肿通常以肺组织和鼻黏膜的局灶性肉芽肿性炎症为开始,继而进展为血管的弥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
-
2013.01.18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无色杆菌化脓性心包炎1例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 variable immunodeficiency,CVI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本质是B细胞分化成熟缺陷导致的以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为特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临床以免疫球蛋白和特异性抗体缺乏、反复感染为特征,常伴发慢性肺部疾病、肉芽肿、免疫性疾病、肝脾肿大、淋巴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
2012.12.12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病例
病历摘要主诉 女性,29 岁,主因“反复颧部红斑8 年,发热、头痛3 d”入院。现病史 患者自8 年前先后出现颧部红斑、口腔溃疡、光过敏、脱发,查多种自身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后给予当泼尼松(40 mg/d)、羟氯喹(200mg/ 次,2 次/d)。治疗后好转,泼尼松规律减量为10 mg/d 维持至今。2 年前出现高血压、蛋白尿,肾穿刺明确为狼疮性肾炎。因此开始使用静脉注射环磷酰胺400 mg(1 次/2 周),1 年后改为400 mg(1 次/ 月)至今,24 h尿蛋白< 0.5 g。11 d 前因“右上肢皮脂腺囊肿 ...
-
2012.10.29 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手术干预
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一部分,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非心源性血栓与炎症等。据权威统计结果,当下肢缺血性疾病病情发展至严重肢体缺血期时,自然病程1年后,仅有50%患者未截肢生存,达25%的患者截肢,其余25%的患者死于心脑血管事件。
-
2012.10.2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误诊分析及防范措施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首例是在1924年由Moschcowitz报道,典型表现有五联征,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肾损害及发热,仅有前三项为三联征。TTP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治疗,90%的患者在发病数天或数周内死亡。
-
-
2012.09.18 Sweet综合征一例
Sweet综合征又称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acute febrile nurtrophilic dermatosis),主要以四肢、颈部、面部突然出现疼痛性红色结节或斑块伴发热为临床特征,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
-
2012.09.17 结节病19例临床分析
结节病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性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最常累及胸部,也可有淋巴结、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皮肤、眼、心脏等组织器官受累,临床误诊率较高。我们通过收集已确诊的19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结节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
2012.09.14 结节性红斑误诊白塞病一例
患者主因“皮下结节1年半,黏膜溃疡5个月”入院。1年半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手食指红肿,局部发热,未治疗。
- os